老屋珍藏的记忆
2019-12-08 12:58:23 来源:阳江新闻网

□ 陈活兰

老屋珍藏的记忆
阳江新闻网

□ 陈活兰

听说老家陈屋村建了新楼的都将老屋出租了,供不应求。我们也准备把那弃置多年的老屋修葺一下租出去。

老屋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父母辛勤汗水的结晶。为了改善“一头火灶一头床”的居住条件,母亲省吃俭用,朝积瓦片,晚攒砖头,还走十几公里山路到“放鸡山”挖红泥,一车一车拉回村里,母亲用她挖过水库、修过水利的“劳模”双肩,历经十年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村里唯一一间砖瓦房,在那群破败的泥砖屋中,曾像宫殿般引来几条村艳羡的目光,闪着骄人的光彩;台风暴雨天,也曾温暖地接待过一群群避灾的村民。可是现在,在村里高低错落、装修精美的新楼群里,它却寒酸得像个捡破烂的老乞丐了。

请来泥水匠,把散瓦烂窗都修葺一番之后,老屋便像换洗整齐的老人,重新抖擞精神了。贴上招租广告,不到一天,求租电话便接个不停。广西来的那户糕点人家实地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怎么不喜欢呢,150多平方米的青砖大瓦房,厨房、厅堂、天井、卫生间、水井齐全,宽阔笔直的水泥巷道干净整洁,村前水泥篮球场绿树环绕,花香馥郁;那口砌了混凝土塘基、铸有不锈钢护栏的池塘,碧水如镜,倒影着美丽的村庄,映照着朝霞晚景,更映照出村民们幸福满足的笑脸。道路宽阔,出入方便,一条三车道水泥路已将村子和市区连成一片;环境与城里无异,空气却更为清新,怎么不喜欢呢?

老屋要出租了,旧东西的处置却让我们为难,毕竟,它们承载了我们几十年的生活记忆。厨房里那两个大水缸,天井上那口小水井,让我们想起往日挑水的艰辛:跋沙滩之累,穿竹林之慌,翻河堤之喘,都历历在目。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来了钻井人,用机器打了这口小水井,才解除了挑水之苦。不久,村里又统一装上自来水,开关一拧,哗啦啦……幸福如同自来水,从此源源不断了;再后来,不只有自来水,热水器也有了——燃气的、用电的、太阳能的,不断更新升级。那条漫漫的挑水路已变两车道的大马路与城相通了,堤外竹林已成休闲胜地;那片沙滩如今绿草如茵,还建成龙舟文化公园;漠江河的两岸,两条情侣路依次建成,一河两岸璀璨的灯火,像两条珠链蜿蜒伸展,富美的漠阳江畔,繁华而温柔。这沧海桑田的速变,使曾经的挑水人仿如隔世。老屋的水缸、水井、自来水,已成百姓生活不断进步的记录,叫人如何不感慨!

厨房里那两个柴火灶,张着两个黑灶口望着我们,久远又亲切。这是我哥当年拆掉原来的大笨灶重新设计的两个节能灶,炉堂用镂空的铁网隔开,分上下两层,上层烧火,灰漏下层,通风透气,火猛悭柴。聪明的哥哥将所学的物理知识都用到生活用品的改良上了,深受老妈欣赏称赞。那时柴火的获取确实太难了,拾柴的劳动几乎占了我们所有的课余假日:到竹林里捡竹壳、耙竹叶,到堤围苦楝树下捡树枝,还到河滩铲草根。河这边草根都被铲干净了,就到对面甚至更远的地方去。沙地草根最好铲,铲松沙土,连草带根就能拔起一大片,晒干,猛火又耐烧。更好的柴火山草,得到十几里外的放鸡山去割,早上三四点出发,晚上五六点钟回来,挑担山草,翻山越岭三十多里,艰辛不是闹着玩的。那次我们铲不到草根,竟萌生到放鸡山割山草的想法,走着走着迷路了,又饿又渴之际,竟然在马路边捡到一只小布袋,里面有两只苹果,从没见过真苹果的我们,以为是神仙丢下,蹲着研究了很久,不敢捡,更不敢吃。想起当时的情景,好笑极了。现在,哪里无果树?哪里没苹果?芒果荔枝菠萝蜜,山上路边到处是,硕果低垂,随手可摘;北方的苹果红枣和核桃,更是漫山遍野,都是优良品种,想吃,手机淘宝上一点,时令新鲜直送家门;至于柴草,天然气都普及几十年了,水电太阳能,便宜方便,谁还烟熏火燎烧柴灶?无人侵犯的草木,像当今营养充足的青少年,自由疯长,蔓延成林,百鸟齐鸣,珍稀重现;西北边疆内蒙古,沙漠变绿洲,黄河换清流,山清水秀大中国,到处是旅游胜地。寒暑假的青少年,跟随父母到处旅游,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这些,当年拾柴火的我们,怎么想象得到?

整理厅堂旧物时,女儿抱起那台老式鸿运扇和旧彩电就要放到门外废品堆去,我拦住。她不解:“老妈,这些都落后没用了,白占地啊!”“白占地,你知道这台鸿运扇当时多少钱买的?”“多少钱?”“一万块啊!”“一万块?老妈你这玩笑开大了,一万块能买几台空调呢!”我便告诉她,这是1983年买的,80元,足足用了我当时两个月工资,按现在的工资标准算,不是一万多块吗?还有那台乐声牌老式彩电,1988年花5000元买的,是我当时工资的17倍,这又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女儿目瞪口呆。“它们是有历史价值的,怎么能轻易就处理掉呢?起码得先拍个照,留个纪念吧。”

厅堂里,两面红砖墙上一溜两排喜镜,是这房子入伙时亲戚挑米担时送的贺镜,朱砂写着祝贺语和恭贺人姓名。那时田地虽然都种满庄稼,粮食仍是不够吃,不比现在科学种田,杂交水稻,一个袁隆平,就能养活全世界。所以做喜事,最好的贺礼是米担。方镜下,还有一溜相框,全家人照片都在里面,但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发”得认不清了,只有那幅1986年的全家福还保存完好。那时父亲七十多岁,看上去却很老了,满脸皱纹,一顶没沿布帽盖住满头白发。父亲生前在闸坡工作,由于交通不便,每年才回来两三趟,每次都是很晚到家。那时,没有隧道,没有桥梁,要爬山,要过渡,车辆也少,一条坎坷的泥公路颠簸半天走不了几公里,陡峭的大岭埂直上直下,饱受舟车劳顿之苦还要提心吊胆,回来一趟,一般是晨辞海陵岛,暮里带月归。为了弥补对妻儿亲情的缺失,父亲只有拼命工作,省吃俭用,把全部工资寄回家。由于长期劳累和节俭透支,父亲身体迅速老化,退休后,来不及享受晚年幸福,就匆匆离世。此刻,望着父亲遗像,一股“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惜之情再扣心扉。

父亲,默默劳苦了一辈子的父亲,要是你现在还在多好啊!我们可以带你到处旅游,去北京,去苏杭,甚至去欧美,坐飞机搭高铁,千里咫尺,视野开阔。你知道吗?现在我国的交通技术已遥遥领先,高速路四通八达,高铁穿山过海。过去来回一趟要两天的海陵岛,现在半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海陵岛已不再只是一片沙滩加马尾松林,而是5A旅游区,全国最美海岛,碧海蓝天间,高楼林立,“南海1号”博物馆、湿地公园,青草绿树休闲地,椰林摇曳好风情,自然与人文合力打造的五星级旅游之美,令人心旷神怡,惊叹不已。父亲,那是你的故地呀,你曾洒过辛勤汗水的地方,改革开放的好成果,你可随时到那里享受,并为此自豪无比。你儿子的海景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住在那里,你可以朝赏日出之磅礴,暮观日落之辉煌,蓝天怡情性,碧海荡心胸,大海的负离子,有益你的健康。

当然,你也还可以住到女儿家,坐北朝南的高层商品房,冬暖夏凉,坐在阳台,你可以悠然眺望鸳鸯湖美景,观赏成群白鹭在湖心岛附近时翔时集;要是你望得更远一点,还可以看到跨越原野高铁,疾驰而过的动车带你的思绪飞向远方;当然你更可以每天到酒店饮茶,然后到公园里打太极做运动,引吭高歌练呼吸。在公园里那群谈笑风生的老人中,一下子能找到你的身影,我的心是多么幸福安宁啊!父亲,你知道现在阳江城市有多美吗?绿树与鲜花簇拥,公园如花绽放。金山植物公园,参天奇木蔚然成林,奇花异草绚丽夺目;鸳鸯湖公园,湖光迷人,廓桥如虹,椰林旖旎,辽阔的风筝场绿草如茵,鲜花点缀;北山公园,幽静清雅,古迹荟萃,内蕴丰厚,韵味无穷;东岳公园,绿道平坦宽阔,视野高远;经过改造,北湖公园也焕发了青春,比原来更美丽迷人了。哦,还有刚建成的金鸡岭森林公园,山湖相映,花树成林,春天赏花,夏天避暑;山顶观景亭,360度无死角观赏朝霞夕照,云飞云涌,湖似飞天镜,绿树如云绕,在那里登高航拍,整个阳江市的美景尽收眼底;还有漠阳河畔的三廉公园,城南的漠阳湖公园……周末假日,儿孙们开车送你到各大公园里走啊走,看啊看,一个月也走不完呢。可是,我亲爱的父亲,为什么你那么早就离开了呢?

珍藏好父亲遗像,整理好老屋旧物,怀古思今,百感交集。父母艰难的奋斗历程,何尝不是祖国人民艰苦奋斗摆脱困境的历史?老屋里半个多世纪的生活记忆,何尝不是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记载?老屋即将出租,我拍下它的一砖一瓦,也拍下故乡的一草一木,带着珍爱,带着感恩,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楼群绿树中的老屋,像稳重安然的老人,注视着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我感到他的目光有由衷的欣慰和美好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