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印象
2019-09-19 09:46:01 来源:阳江日报

徐闻古港遗址□ 黄黎明所谓采风,就是采集风土人情,兼看美丽风景。每一次出去采风,我或多或少都有收获,而本次的“粤西海上丝路之行”,更是收获满满。除了看到期待已久的妈祖娘娘庙、石狗陈列馆,了解了雷州的民间习俗和宗教信仰、尝到本地特色美食外,我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雷州,是一块有着深深文化记忆的土地,从其保存完好的众多文物古迹及传统习俗可以证明它古老的存在:缓缓流淌的南渡河仿佛在轻轻诉说着她曾经担负“海上丝绸之路”起航点的光荣历史,它直贯南海雷州湾接太平洋,南出琼州海峡、东至福建浙江,...

雷州印象
阳江日报

徐闻古港遗址

□ 黄黎明

所谓采风,就是采集风土人情,兼看美丽风景。每一次出去采风,我或多或少都有收获,而本次的“粤西海上丝路之行”,更是收获满满。除了看到期待已久的妈祖娘娘庙、石狗陈列馆,了解了雷州的民间习俗和宗教信仰、尝到本地特色美食外,我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

雷州,是一块有着深深文化记忆的土地,从其保存完好的众多文物古迹及传统习俗可以证明它古老的存在:缓缓流淌的南渡河仿佛在轻轻诉说着她曾经担负“海上丝绸之路”起航点的光荣历史,它直贯南海雷州湾接太平洋,南出琼州海峡、东至福建浙江,还是通往南海诸国的必经之路,西汉时期就已开设了海上驿站“徐闻港”;还有雷州博物馆里那块厚重的“天南重地”牌匾、雷城建置大事记,以及由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无不印证着雷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发展历程。


见证雷州历史

的夏江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雷州市城南夏江河边。门面不大,但古色古香,两尊威武的石狗分列左右,还有两根雕龙大石柱屹立门前,是我见过的门面雕饰最精美、点缀最古老的妈祖庙。

天后宫是典型的三进式四合院结构,一进门就是大天井,天井中的石塔、石室、石栏杆等看起来年代久远,有点沧桑感;室内空间高敞,两边耳房同样雕梁画栋、琉璃瓦顶、木花门窗,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进里面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尤其中间那个雅致的木雕小阁,一共摆着七尊秀丽端庄穿着古装霓裳的神女像,不用介绍就知道那必定有妈祖娘娘。奇怪的是,一般的妈祖庙只有一尊神像,为何这里却供有大中小七尊,而且形态相似?请教宫内负责人唐师傅,才知道前排三尊系妈祖及两位姐姐的软身金像,是供每年三月廿三那天由信众以轿抬出参加游神、庙会活动的;第二排三尊系妈祖及两位姐姐的硬身金像;后排那一尊才是妈祖的本身金像。

夏江天后宫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056年历史,虽历经多次修葺,仍基本保留原有建筑规模;最近一次修葺是1985年,由当地群众自发集资130多万元才完成现在的格局。雷州近海,从事海上作业的渔民和航运的人较多,加上过去有很多移民来自福建莆田,故民众大多崇拜天后,天后宫到处可见,数夏江桥畔的这座最古老,至今香火鼎盛,香客川流不息……

我半开玩笑地跟唐师傅说,很想问问天后娘娘我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他即刻给了我一个联系电话,并一再嘱咐我来之前要预约,最好能带一位能听懂雷州话的人来做翻译,本宫娘娘只用“海”话交流,令我好生感动。


不老的“石狗文化”

阳江民间对某些倚老卖老的人有句调侃的话:“石狗至老”——意思是石狗比你更老,又有什么能耐?因此在我的潜意识里,石狗无用,只是一件多余的摆设!本次雷州行,参观了石狗纪念馆,我对石狗有了重新的认识。

石狗有多老?这是我第一个疑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雷州发现的最早石狗是在南北朝时期古雷州州治旧址“石狗坡”附近发掘的,距今约有1400多年。为什么雷州地区如此崇拜石狗?这是我第二个疑问。据说,古雷州瘴气严重,人的生命极其脆弱,生育能力也十分低下,人们自然对体魄强健且繁育能力旺盛的狗产生崇拜心理,于是雕刻出高大威猛、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进行顶礼膜拜,祈祷人丁兴旺;又说,秦汉时期,有一支“盘瓠蛮”部落在雷州生息,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一直崇拜狗图腾,由奉为祖先到尊为守护神。加上雷州人历来以农耕与捕捞狩猎为生,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驯服了狗,狗的忠诚让他们对狗从喜爱逐渐发展为尊崇……如此说来,石狗文化是在特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由多种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

从陈列馆展出的1000多尊雕塑中,可以一窥石狗在雷州的演变过程,大概分四个阶段:图腾崇拜、呈祥报喜、守护神、司仪宠物,我看那石狗千姿百态、憨状可掬的群像造型,感觉它在雷州人心中已不仅是一种图腾,更是一种满具时代气息的文化象征。之前听文友对我津津乐道石狗故事时很不以为然,现在总算理解他为什么对石狗那么钟情了。狗,虽说是人类的好朋友,但它在生肖动物中地位却是最低微的,能够在雷州受到如此尊崇,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不管怎样,石狗是雷州人民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财产,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精华,是创意智慧的结晶,值得传承与发扬。


南渡河上“徐闻港”


南渡河,是雷州半岛最大的一条河流,也可说是徐闻的母亲河。据介绍,至今沿河两岸尚保留着大量历朝历代的郡(县)治、古村落、古墓葬、古炮台、古港古埠、古祠古庙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在当地文联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探访了“徐闻古港”。古港位于南山镇二桥村前南渡河边,始建于西汉时期,曾经是“巨舶往来,可致千里”的外贸始发港口,商船从这里启航,东可达广州、潮州、福建,南可达海南以至东南亚各国。从村口的“接露台”及旁边大石上刻凿的航行路线图获知,从徐闻港出发,大概路线是中国南海——北部湾——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红海,全长1万多公里,航行时间约三年。据说汉武帝时期,曾派宫廷黄门译长率领船队,携带黄金和丝帛从这里起航,前往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伊朗等东南亚各国开展外交和贸易活动,换回的珠宝再上交朝廷。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的南渡河上已筑起一道南北贯通的大堤坝,古港的功能基本废弃了,如今只剩一个小小的船埠,南渡河的主要功能也从交通的枢纽转变成东西洋灌溉基地,同时担负着雷城数十万人的日常供水重任。要不是堤坝上竖起的“广东省十大海上丝绸之路地理坐标徐闻古港”纪念碑提示,很难联想到这条平静的河流曾经的繁荣与举足轻重的地位。

站在南渡河大坝上放眼眺望,左边是闪着银光的水面,右边是生机盎然的红树林,远处的火车轮渡正启航,后面掀起一串洁白的浪花,近处河面上不时有白鹭飞过,蓝天白云下,农田映翠、芦竹依依……一派江南水乡模样,没有半点历史的沧桑。两千多年,“徐闻古港”经历了多少回繁华与衰落的变迁?可幸的是,现在徐闻境内仍有三大功能港,分别是海安港、海安新港和粤海铁路火车轮渡北港,还有亚洲第一大火车轮渡码头。可喜的是,目前还有一个在建项目——全球最大客货混装轮渡码头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2019年12月底通航。据说这个项目总投资达17亿多元,建成后年吞吐能力为320万辆车次、旅客1728万人次,将实现船舶停靠便捷化、旅客登船人性化、客运转接无缝化、车辆过检集成化、信息管理智能化的“智慧港口”。如此,“徐闻港”将继续担负着构筑海上贸易及客运黄金通道的重任。


延续智慧之光

的贵生书院


“贵生书院”据说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贬任徐闻典史时,与同乡知县熊敏共同出资创办的。徐闻时属荒蛮之地,民众愚昧,轻生好斗之事常有发生。为教化百姓珍惜生命、知书识礼,传播中原文化及民俗文明,汤显祖倡建贵生书院,并在书院留下了“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诗句,表达他的教育理念。

书院掩映在一片树阴之中,与那棵盘根古榕一样,乍看有些年份,但肯定不是本来的模样,倒不如侧边那块刻着“梦泉”的石碑吸引眼球,好奇地上前查看,原来是一口古井的雅称,据说此井为汤显祖所凿,废弃不用了。步入书院大门,眼见是一座砖瓦结构的庭院建筑,在绿树花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幽。走过前厅,迎面一座红墙绿瓦的阁楼十分醒目,上面题着“明复”字样。阁楼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六开间的小平房,门眉上分别标识着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牌子,里面是汤显祖的事迹介绍以及历代文人对他尊崇评价的文物展出。介绍称,“红阁”是后人为纪念汤显祖而取意他的《明复说》而建的,而12个标识则是汤显祖的教育理念,他主张对院中学子因材施教、扶理谈修,所以将课程分为上述12个科目,这种教育理念影响了代代徐闻人,为粤西的文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漫步书院内,发现一处竖着 “贵生书院官田”的石碑,据称这是当初徐闻知县熊敏用来纳租给书院学员作为科举考试及学院印刷考卷的费用。如此说来,这贵生书院除了汤显祖,熊知县也功不可没!

汤显祖在徐闻开展“讲学论道”,劝士人惜生、尊生、贵生,疾呼“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使徐闻学子知而向学,并听其教诲、争向仕途、文风日盛,可见他对徐闻教育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无人可及,影响至今。真个是:汤氏建书院,孕育贵生情,智慧源流远,千古留芳名。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