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文化史上的重要瞬间

​—— 读周振鹤《中人白话》

2019-04-20 13:08:31 来源:阳江新闻网

《中人白话》周振鹤/著东方出版社□ 路来森东方出版社最近再版了周振鹤先生的《中人白话》。再版,意味着对书中的相关内容,作了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内容更加详实、完备。作为一本随笔,《中人白话》的内容,可谓博杂,涉及方方面面:评介古今学者的学术成就、记述海外访书见闻、从语言的角度观察近代以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针砭社会现象、记录游历感受等诸多方面。内容虽“博杂”,但却有一点一以贯之,那就是:洞悉、思考文化的变迁。学者的随笔,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随意、自然通脱,不似专门为文者,刻意雕琢;二是有“识见”,知识丰...

洞悉文化史上的重要瞬间

​—— 读周振鹤《中人白话》

阳江新闻网

《中人白话》周振鹤/著东方出版社

□ 路来森

东方出版社最近再版了周振鹤先生的《中人白话》。再版,意味着对书中的相关内容,作了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内容更加详实、完备。

作为一本随笔,《中人白话》的内容,可谓博杂,涉及方方面面:评介古今学者的学术成就、记述海外访书见闻、从语言的角度观察近代以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针砭社会现象、记录游历感受等诸多方面。内容虽“博杂”,但却有一点一以贯之,那就是:洞悉、思考文化的变迁。

学者的随笔,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随意、自然通脱,不似专门为文者,刻意雕琢;二是有“识见”,知识丰富、博杂,虽是信笔写来,但由于学养丰厚,专业知识精深,各种知识就汩汩而出,珠玉一般,布散文章之中;见解(或称之为观点)多新颖、独特,有深度或者有境界。故尔,其文读来,就大有意蕴。

周振鹤先生的随笔,亦是如此。

周先生虽然是大学者,但他却善于“识小”。

“识小”,其实是一种认识问题的角度,也是一种写作的方法。寻常人如此,大家亦是如此。“识小”的关键,是“小中见大”,周振鹤先生,亦不例外。他的一些文章,就是着眼于“小”,然后,从“小”中挖掘出“大”的。

例如,在《傅斯年图书馆读书琐记》一文中,他曾记述了自己看到的一本书《红毛番话》,此书,只是一本晚清坊间所刻的极其蹩脚的谈翻译的书,并且还只是一种抄本,但作者却“依据这一抄本,写了一篇研究性文章,将其中以粤语谐音表示的洋泾滨英语原词尽量复原出来,作为中外语言接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从而展示了那一个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翻译文化的现状和意义。

周先生收藏书籍,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的“三不书”,即“藏书家不重,目录学不讲,图书馆不收”。“三不书”的收藏原则,实则也从另一个角度,见得了周先生的“识小”观。

珍稀版本书(并不一定珍贵),是周振鹤收藏阅读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些书,甚至只是几页(比如四页),或者就是一个残本,但周先生仍然读得津津有味。先生之读,在于由点看到面,在于“贯通”,在于由现象看到本质,他是通过这些“稀见书”的特殊视角,来透视某个时代的文化现象,或者政治制度等。

例如:《一册只有四页的书》,其实只是四页物价表,但他能透过这个物价表,再参考其他,来透视当时整个时代的物价情况,乃至于民生状况——这就是一个大学者的眼光和视野。

恰如他在该书“书前识语”中所言:“虽然是聊天,也想说出一点道道来,这个道道就是文化变迁。”

“识小”,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实则,是大为不易的。你得有高度、“识货”,你得分析出深度,或者独到之处,然后,方得“以小见大”。

书评类的文章,很能见得出一位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周先生的书评文章,自有其特色。他大多是在“介绍(书介)”的基础上,通过中外,或者古今比较,来揭示其现实的“文化意义”。“介绍”是基础,评论是延伸,是思考的深度所在。

例如:介绍《澳门出版的世界首部汉英-英汉词典》时,先介绍起基本概况,然后揭示其现实的文化意义,两点:一是“史料性和语料性”;二是收录了大量的日常用语与普通事物,与一般人的观念,从而使得两百年前的中国社会面貌的某些侧面,如在眼前。

周先生的文章,在阐述上,有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自然通畅,条理分明,同时又言之有据,讲究资料性、文献性,换句话说,就是讲究“持之有据”。如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讲一句话,做一件事,都要有根据,有书证”。

这也是学者随笔的一个独特之处——谨严。

作为知名学者,周振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地理学,但却兼及地方行政制度史、文化语言学、近代新闻史,以及中外语言接触史、海外交通史、地方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故尔,他的随笔文章,也大多呈现出多方面知识融合的情状,博杂融通,斑斓多彩,可读性亦强。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