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书法六家展”浅议
2019-03-21 09:40:13 来源:阳江新闻网

□ 陈 勇年初,由阳江市文联、阳江市书协主办的“阳江书法六家展”,为市民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也反映了阳江市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对艺术工作者的支持和鼓舞。对于这次书法展,我先说一点题外话。因为我只是一个书法和文学爱好者,虽然天性喜欢这些,但荒废的时日太多,只是近几年重拾这些爱好,能力和见识很有限,所以评论起来不免诚惶诚恐。想起前段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简短评论了几句莫言和贾平凹,大意是说我偏爱莫言多一些。有文友便善意提醒我:“做好自己吧,自己没有达到那些名人的成就,就不要轻易妄加评论。”对于这位...

“阳江书法六家展”浅议
阳江新闻网

□ 陈 勇

年初,由阳江市文联、阳江市书协主办的“阳江书法六家展”,为市民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也反映了阳江市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对艺术工作者的支持和鼓舞。

对于这次书法展,我先说一点题外话。因为我只是一个书法和文学爱好者,虽然天性喜欢这些,但荒废的时日太多,只是近几年重拾这些爱好,能力和见识很有限,所以评论起来不免诚惶诚恐。想起前段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简短评论了几句莫言和贾平凹,大意是说我偏爱莫言多一些。有文友便善意提醒我:“做好自己吧,自己没有达到那些名人的成就,就不要轻易妄加评论。”对于这位文友的看法,我大体上认同。的确,审视自己,何功何德、何能何力?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名人,普通人有看法怎么办?要不要表达?能不能表达?我认为是可以的。基于这一态度,我对阳江本土老一辈书法名家的作品展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悟,趁势就教于各位专业人士,也许会有那么一点意义。

这次六家联展,从宣传上来说,非常低调,只说这是阳江最早一批中书协会员近年来的力作,请有兴趣的书友拔冗到现场观摩指导。宣传语简洁、实在、诚恳。我一直想到展厅观摩学习,却一直未能成行。所幸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有书友、文友和群友们转发而来的高清照片,仍旧可以一饱眼福。

这是阳江书法史上高水平的一次书法联展,我想这个评价应该不会有多少异议。“有高原,盼高峰”这个评价也很贴切。对于我国书法史和阳江书法史了解不多的读者朋友可能不会有很深的感触。对于专业书家,应该会有更深的观感。再说远一点,阳江的书法、诗词楹联和现代自由诗在全中国的版图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我也希望将来的阳江在这些方面或更多的领域上可以作出更多的贡献,有更大的影响力。

六位书法家的六十多幅作品,包含楷、行、草、篆、隶五种书体,的确是一次全面的展示,可谓精彩纷呈。例如利庆伟老师全面的书法造诣,洒脱的书风;例如范小乐老师清秀优美的书风,超凡脱俗的功力……限于篇幅,也限于能力,我无法一一写出感悟,只能具体谈谈其中一幅作品——廖绍其老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

这是我偏爱的一幅书法作品。观其线条,可见用笔之老练、老到、老辣。观其字形、结构和章法,粗看赏心悦目,细看非常严谨,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也。第一个“春”字就不同凡响,落笔厚重果决,气韵生动,如果找古代书法家的一些“春”字对比来看,我会觉得挺有趣。四个“有”字,表情各异,一个比一个奔放洒脱,情绪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第四个“有”字,放得很开,结体有浓浓的廖氏风味。“月”字一波三折,三提三按,曲中取势,笔势凌厉,入木三分;又如老树盘根,骨节凛凛,间有飞白,张力十足,非常出彩,苍劲泼辣,独一无二,辨识度很高。“好时节”三字神完气足,至此,正文部分完美收官。落款部分,字形大小、字数多少都控制得恰到好处。

通观整张作品,用笔似乎兼有颜鲁公《争座位贴》和《自书告身》笔意,又有自身特点:点画线条骨头更多,字形更方硬。从整体到细节,确实赏心悦目,耐品耐看。如果硬要从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觉得唯一稍稍欠缺之处可能是“秋”字,最后一笔似乎迟疑了一下。

若从书和文的角度联想,比对廖老师的三本杂文集的文风,我觉得真是字如其人,书文合一:扎实、严谨、功力深厚,风骨凛然。另外,本次书展的文学因素,也是可圈可点的。“冬去神州观浪涌,春来漠海看潮生。”这副由书家自撰自书的对联,境界宏阔,我个人很欣赏。在阳江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微信群,我看到了梁如庆老师的七律感言,其中有一句“但开风气不争春”,还有引用到已故书法家谢绍祯的诗句“笔花长灿漠江春”,这些都是我私心欣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