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痛感
2019-03-20 09:29:10 来源:阳江日报

关于痛感,无论是身体的痛感,还是心理的痛感,我都有过切身的感受。三十年前我读过一本书,那是阮海彪的自传体小说《死是容易的》,仅这一书名就让我体悟到了生命的痛感。那是生活的流淌与倾诉,让人震撼。作者从小就有病痛,而我也有。那种无可奈何地被病痛折磨着的身体与心理的苦难,旷日持久地延伸着。当然,苦难背后也有绵长的温情,这些温情也是足以震撼人心的。长期的病痛,使得他8岁那年,就已经想到过死。只因为拥有一个被病痛长期折磨的人生,他与普通及不普通的健康人之间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阮海彪笔端,“死是容易的”正是...

生活的痛感
阳江日报

关于痛感,无论是身体的痛感,还是心理的痛感,我都有过切身的感受。

三十年前我读过一本书,那是阮海彪的自传体小说《死是容易的》,仅这一书名就让我体悟到了生命的痛感。那是生活的流淌与倾诉,让人震撼。作者从小就有病痛,而我也有。那种无可奈何地被病痛折磨着的身体与心理的苦难,旷日持久地延伸着。当然,苦难背后也有绵长的温情,这些温情也是足以震撼人心的。长期的病痛,使得他8岁那年,就已经想到过死。只因为拥有一个被病痛长期折磨的人生,他与普通及不普通的健康人之间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阮海彪笔端,“死是容易的”正是“活着的不容易”最好的注脚。

倏地就想起了电影《追风筝的人》那三句台词:“都忘了吧,让它容易些。”“让什么容易些?”“活下去。”经历过友谊,爱情,战争,背叛,救赎,向往正义却又摇摆不定的阿米尔,由杂糅的生活之痛带出了“活下去”的意念,该是一种怎样迟缓却强劲的内在的“钝痛”?

人生最大的痛感是看不到希望,生活处处是绝望。这就需要一个人正确地看待生活的痛苦,化解生活的烦恼,变痛苦为动力,把生活的痛感当作人生成长的契机,使生命拥有别样的可以出彩的意味。有个年轻人,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但每次看医生,医生都说是感冒。就这样,他来回在医院奔跑,一拖就是几个月,后来高烧到39.5度,一位细心的医生才查出他得了病毒性心肌炎,肺炎,以及数都数不过来的并发症,从而安排他住进了医院。在医院,他没有半点沮丧,而是坚持着他的学业。对同病室的人,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姿态去安慰他们,开导他们,带给他们欢笑。

事实上,人生之累,人生之难,人生之痛,在所难免。一个人,如果在累中、难中、痛中还有感受快乐的能力,甚至有给予别人快乐的能力,这个人,注定是一个要走向成功、走向幸福的人。

更多情况下,生活的痛感,有如一个妇人想象自己把一枚针和一块面包一起吞进了肚子里,于是她干呕、哀叫,感到难言的痛苦。她那看起来活生生的痛苦让高明的医生也一筹莫展。有一个人便偷偷将一枚针放到了她的呕吐物里,妇人见了,顿觉恢复如常。所以,生活的痛感,很多情形下是想象造成的。

而失去痛感的优裕生活,最有可能让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电影《绝命海拔》里有这样的情节,在挑战珠峰前,登山者们看到了不少冒险者的遗体,在营地里就开始谈论为什么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登山影响夫妻关系;要花上很大一笔钱;极有可能送命等等。

贝克是一名美国医生,家境殷实,尽管结婚多年,夫妻俩仍会庆祝结婚纪念日。这对夫妇还育有一子一女。贝克可谓是人生的大赢家。尽管他在路途中目睹了登山者的惨状,感到很不安,但仍然不改变上山的初衷。他对同伙说:“当我在家的时候,我感到一股沉重的阴郁,可一旦到了山上就感到无比轻松。”

在贝克心里,失去痛感的完美生活,何尝不是生命中的另类痛感?没有痛感的生活是懈怠的、麻木的,缺少生命的体悟,缺少渴望和激情,更缺少痛过之后得以回归的幸福安宁。

是的,没有痛感的生活不叫生活。事实上,生活的痛感是通向内心的一条通道,是让人生走向成功走向快乐走向幸福的一道奇妙的狭缝。

□ 程应峰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