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大师陈金章与阳江的情缘
2019-02-15 09:44:25 来源:阳江新闻网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岭南画派大师陈金章与阳江的情缘
阳江新闻网

□ 黄仁兴 梁小可

陈金章

1929年出生,广东化州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画系副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称号。

擅长中国山水画,对传统笔墨的运用并巧妙地吸收西洋绘画某些优点融会在自己的创作中,使画面既有现实感,而又极有时代气息。代表作品《南方的森林》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暮韵图》入编《百年中国画集》,《长江的黎明》获中南五省一等奖。作品《暮韵图》《雨榕》《南方的森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枣园春》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云山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出版有《中国当代名画家·陈金章》《陈金章山水画集》《陈金章画选》《陈金章山水画稿》《山河颂·陈金章作品集》等。

临近春节的羊城,处处张灯结彩,车水马龙,热闹非常。2月1日下午,我们怀着一种尊重的心情,来到广东的艺术殿堂——广州美术学院,此行目的是拜访岭南画派大师、著名山水画家陈金章先生。阳江籍画家陈碧山和他夫人芳姨陪同我们而来,陈碧山是陈金章先生的学生,两家交往密切。我们来到校园里一栋旧宿舍楼,楼不高,却很安静,与外面大街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按照两天前的预约,我们下午3时在陈金章先生的家相见。到了目的地,陈碧山说,陈金章先生就住在楼上。他让我们在楼下等候,他和芳姨先上去通报。20分钟后,陈碧山通知我们上九楼,陈金章先生要在画室接见我们。

芳姨下楼打开铁门,带我们上楼。旧楼里有电梯,到了九楼,经过一小段走廊时,芳姨指着一间房子说,这是陈老的家,他的画室在顶层的天棚上。陈老的家旁边有个楼梯间,爬上去就是他的画室。画室前面有个小花园,种着一些盆景。我们进入画室,陈老站起来与我们一一握手。陈老满头银发,和蔼慈祥,热情地招呼我们。画室有20多平方米,案头上有不少旧书籍,随意堆放着。笔架上的笔也像这座房子一样老旧,每支笔杆都因陈老多年作画握出了光泽。靠墙立着一张木头沙发,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款式。画案和画墙也是老旧的,上面有星星点点的墨迹,反而显得有些古色古香。画墙上有一幅正在创作中的山水长卷画。我们刚落座,陈老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真巧,我新出版的作品集刚刚上午才拉回来。”他拿出两本,让我们一睹为快。

《阳春写生》  陈金章/作 (上世纪60年代  27.5×20cm)

《闸坡写生》  陈金章/作  (1968年  30.5×22.5cm)

这本《山河颂·陈金章作品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精美厚重,收集陈老各个时期的作品共96幅。书中收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邵大箴的文章《岭南派山水画的新高度——陈金章的艺术创作》,文章说,“他(陈金章)的山水画既保存了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又有善于用笔墨规范表现个性的高超技巧。他的画在深沉中有飘逸感,在细致、厚实中有诗意、乐韵,这位艺术家用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真诚和厚重之情,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和精湛的技巧,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我们捧着这本厚实的作品集,对陈老这位九旬艺术家表示深深的钦佩。

陈金章为本报书画院题字

我们向陈老说明了来意:一是想对他进行采访,了解他与阳江的情缘;二是阳江书画创作的氛围浓厚,如何发展书画艺术,请他提提宝贵意见。

在弥漫着墨香的画室里,品着热茶,陈老将自己的人生和从艺经历娓娓道来。

陈金章1929年出生于广东化州杨梅笔亨村的一个书香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文人。他五六岁上私塾,便对画画感兴趣。1947年夏天,他读完了高中,父亲要他继续到广州读书。他考进了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学的是国画专科,并有幸成为校长高剑父先生的学生。陈老感慨地说,他很幸运,在起步时就遇到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先生这位恩师。他当时学习很用功,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广州解放前夕,高剑父先生举家迁到澳门,从此两人再也没有相见。

1948年至1949年间,高剑父的学生黎雄才、关山月先后从大西北写生归来,回到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成为国画专科班的老师。这个时候,陈金章学业还未完成,又成了黎雄才、关山月的学生。陈老回忆说:“我跟随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三位恩师多年,从创作思想到为人处世,都深受他们的影响。关山月和黎雄才先生强调要先做人,后做事。要人品好,才能画品好。”

几年后,陈金章毕业留校任教。当时,关山月想留他在身边,但黎雄才先提出要留他,只好让步。陈老说,他很感恩关山月、黎雄才两位恩师,尤其是关山月先生。1993年,陈金章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个人写生作品展,关山月先生看完画展后很激动,当晚就写了一篇文章《源与流——从陈金章山水写生展想起》,肯定他重视写生、重视体验生活的做法,并在《羊城晚报》上发表。在文章中,关山月先生对他的评价很高:“生活是源,传统是流,这是中国画教学的基础。陈金章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地抓住了这两个基础,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我应该感谢陈金章在教学上取得的成果,使我有机会在他的果实里得到了分享。”

陈老说,遇到了恩师关山月先生后,他爱屋及乌,对恩师的家乡阳江格外关注。阳江和化州相距不远,同属粤西地区。在读书时,他曾跟随关山月先生到阳江闸坡、东平、沙扒的海边写生。留校当了教师后,他带过学生到阳江写生。他也多次到阳江搞创作,还专程到关山月先生的故乡埠场镇果园村画画。阳江的山海景色和风土人情,都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阳江是文化之乡,书画艺术氛围浓厚,我们向陈老问及对阳江在这个方面的建议时,他谦逊地说,阳江的书画艺术有传统,人才辈出,他不便过多评价。但是,作为一门艺术,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绘画方面,陈老谈了自己的心得。他认为,画家一定要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才会摸索到艺术的真谛。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地理地貌极不相同,名山大川多,如黄山、泰山,长江、黄河等。关山月先生长期坚持深入生活,勤奋创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深入生活,难以画出好作品。只有走出去,深入祖国的名山大川,才会知道祖国是什么样的,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神。

我们向陈老汇报了去年阳江日报社成立半亩书画院的情况,旨在为市民和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书画艺术创作、对外文化交流、展览展示的文化平台。陈老对此表示赞许,他说,广东正在建设文化强省,各地各部门都有责任为此添砖加瓦。对媒体来说,办书画院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能活跃当地的书画艺术氛围,有助于提高书画创作水平。我们请陈老为书画院题个字,他欣然答应,还谦虚地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他起身利索地走到画桌前,找来宣纸,用毛笔题写“半亩书画院”几个大字,并落款盖章,一丝不苟。陈老题写的字刚劲有力,气韵生动,我们禁不住鼓起掌来。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陈老对阳江浓浓的情缘。

当前,阳江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在大力建设文化名城。采访结束之际,我们邀请陈老到阳江参观指导,他爽朗地说,有空一定到阳江走走。陈老这种随和的性情,更让我们深感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