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过后 赏春联
2019-02-12 09:23:54 来源:阳江日报

新年贴春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在唐末五代(约公元930年左右),民间百姓便开始贴春联了,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到了宋代十分盛行,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村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明证。春联亦名“门对”或“春帖”,这些春节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联语,源出古代的“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以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常见的春联有四言、五言、七言之分,讲求平...

新春过后 赏春联
阳江日报

新年贴春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在唐末五代(约公元930年左右),民间百姓便开始贴春联了,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到了宋代十分盛行,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村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明证。

春联亦名“门对”或“春帖”,这些春节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联语,源出古代的“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以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常见的春联有四言、五言、七言之分,讲求平仄押韵,涵义对偶。阳江的春联,基本上用正丹金纸浓墨挥就,多为行楷体,字体雄浑圆润有力,结构紧密,一副工整的对联配上横额恰似一件美的工艺品。遍布鼍城大街小巷的各式对联,构成了阳江春节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春联一贴,节日气氛浓郁,浏览市区缤纷各异的春联,似读一首首吉庆祥和的欢乐诗。笔者漫步市区街头,偶拾一些好的或者有趣的对联,与诸位细细欣赏。

瓮垌巷两理发店的春联分别是:“容光焕发,面貌一新”;“新时期从头做起,旧面貌一手推平”。水埒街某商家贴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联,人们一看便知是卖鞋店。

有些春联将店名、酒楼名嵌入对联中,一语双关,寓意深刻。如波陵园永鸿旅店春联:“永招天下长情客,鸿纳世间有道财”,一句“有道财”道出了主人讲求职业道德以信誉服人,反映了主人生财有道,决不干不道德之事,取不义之财,含义深远。

一些春联交代了祖先源自何方,教育后人继承祖业,缅怀祖先功绩。如牛角巷林宅有一联:“派传福建,里近华恩”,原来该户人家祖宗源自福建蒲田,现居住在华恩里附近。甜酒巷某住户贴有一春联:“颍川绵世泽,酒巷满春风。”据了解,主人祖先所在今天的禹县,即现在的河南许昌市,从河南迁居至阳江甜酒巷,世袭绵远,若不以文字形式警示后人,怕日久天长,无从考究。

还有一些春联说明主人要立足社会必须有真本事,强技艺。如波陵园一摩托修理店春联:“手巧能招千里客,艺精义取万方财。”甜酒巷口一珠宝联:“珠宝翡翠正玉器,价格堪称市最平”一个“正”字道出主人在如今假冒伪劣产品冲斥的市场里,凭着货真价实取信于消费者。

还有一类是反映生活今非昔比,人们安居乐业的对联。如狮子山有一联:“昔日棚子蹲,今天楼上楼”。该对联正好是改革开放40年,阳江建市30周年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从“棚子蹲”到“楼上楼”具有强烈的鲜明对比效果。九眼塘有一联:“一脚踢开贫穷路,双手揽回富贵春。”也很有气势。岗列街道附近有一联:“农工齐发展,生活超小康”,又显示了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决心。

春联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不同的年景,不同的心态,对联内容也有所变化。新春过后赏春联,观摩书法,品味寓意,也是一大乐事也!

□ 林良富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