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带来思想大解放,他40年初心不改,创作大量具有“阳江符号”的作品

​冯峥:思想大解放让文化更多彩
2018-11-12 11:00:32 来源:阳江日报

改革开放带来思想大解放,他40年初心不改,创作大量具有“阳江符号”的作品

改革开放带来思想大解放,他40年初心不改,创作大量具有“阳江符号”的作品

​冯峥:思想大解放让文化更多彩
阳江日报

冯峥在接受记者采访。李向东 摄

1987年1月17日,阳江县文化局在北山公园举办了首届“阳江县山歌擂台赛”。当晚的阳江县城,万人空巷。此后31年,山歌擂台赛一年一届,从未间断,让阳江人民在生动有趣的民歌声中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阳江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那个曾拿着录音机、走街串巷收集和整理阳江山歌、精心策划山歌擂台赛的人。他就是冯峥。

改革开放40年,阳江文化应着时代的节拍不断繁荣发展,而冯峥也在这个时代开创了新的生活,从一名渔民成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更难得的是,数十年来,他坚守、探索、传播阳江本土文化。

“四十年笔耕,下笔招风雨,开篇笑鬼神,甘苦寸心知。虽未进入小康,余四壁图书,亦可聊以自慰。看桃李满枝,后继有人,今生无悔矣。”回忆40年的文化工作历程,他感慨地说。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胆创作

冯峥出生于海边农村,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因此,他从小就比同龄人有更多机会接触书籍和各类文艺活动。还是小孩时,他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唱山歌。更难得的是,他还将听到的歌谣记录下来。记者翻开冯峥当年的作业本,纸张已变成黄褐色,翻看时稍不留神,残旧的纸张就裂开一个口子。

上世纪60年代,冯峥在村文艺宣传队负责编剧和导演。那时候创作需要根据“三突出”的要求,英雄人物必须“高、大、全”,样板戏的套路让人审美疲劳,束缚了文艺创作。

冯峥当过农民、盐工、渔民、教师。他自嘲是“老农民”“老渔民”,艰辛的底层生活,让他接触到许多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给了他取之不尽的文艺创作原料。1978年,改革春风吹遍神州之时,人们的思想得到大解放,文艺创作工作正翻开新的篇章。彼时,冯峥也借着这股春风,以阳江本地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渔歌剧《三亲家》,首次将阳江渔歌搬上舞台,获得了广东省首届农村业余汇演戏剧作品奖。

接着,冯峥第一部短篇小说《七级总理》面世。“七级总理”是乡下人对当时生产队小队长的美称,作品的主角番薯昌是农村生产队长,他相貌丑陋、身材矮小、说话结巴,不被人看好。就是这样一个“猥琐相”的生产队长,顶住压力,带领全村人种番薯致富,赢得村民的尊重。主角形象不高大,但故事新颖、贴近生活,对于这部作品,广东文坛一时间争论不休。最终,经过省作协的评定,《七级总理》突破了“高大全”的写作套路,特别是写出了在改革开放后农民敢于当家做主的精神,从数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省首届短篇小说二等奖,奠定了冯峥的文学地位。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打破思想牢笼,我哪敢这样写?可以说,没有40年前的思想大解放,就没有这个作品,感谢时代给了我机会。”冯峥说。

创新形式活跃阳江创作氛围

由于出色的创作能力,1983年,冯峥调到阳江县文化馆工作。在张若曼、冯英创、程禹功、许和欣等文艺界前辈的努力下,阳江文艺界创作势头良好,不少业余作者向县文化馆投稿,冯峥的工作就是辅导他们创作。除了活跃创作氛围,冯峥还重点抓文化队伍建设,将文艺爱好者凝聚起来,为阳江建市贡献一批人才。1993年,阳江市文联成立,作协、音协、美协、书协、摄协、舞协等十大与省对口的协会俱全,为阳江的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向省输送人才奠定了基础。

冯峥回忆说,为了鼓励文艺爱好者创作,县文化馆当时一年举办几次写作班,让基层的文艺爱好者聚集在县城专心创作。业余作者一年到头都是埋头在农田里、渔船上劳作,鲜有时间创作。所以,他们争分夺秒地利用这几天宝贵的时间,全心全意创作、修改、交流,通宵写作是常有的事。当时没有条件安排住宿,大家就用木板铺在县文化馆的地上,和衣而睡。有的作者还被蚊子咬得满身疙瘩,用衣服裹得紧紧的,只露出一双眼睛……这些往事令人忍俊不禁。

令人欣喜的是,大家踊跃创作、投稿,县文化馆将优秀作品编发在当时的小报《阳江文艺》《鸳鸯湖》上,还集结成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创作虽然不能获取太丰厚的酬劳,但是可以熨帖疲惫的内心。大家凭着一股热情,在稿纸上书写快意人生。

“一个地方应该有一本或几本属于这个地方的长篇小说,书中的民俗、语言、故事都属于这个地方。”面对阳江传统文化,冯峥成为一名自觉的传承者。在工作之余,他潜心创作,融入了阳江文化的作品获得读者广泛好评,连续摘取了国家“山花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和“鲁迅文艺奖”的桂冠,并先后成为中国作协、民协会员,创作的专著和编著作品多达几十部。

一片热忱抢救优秀传统文化

上世纪50年代,阳江山歌享誉广东。文革期间,原本兴旺发达的传统文化,如山歌、渔歌、诗词、楹联等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让冯峥十分心痛。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在全国铺开,冯峥致力收集阳江传统山歌,他带着录音机和记录本,走遍阳江农村渔港,将散落在民间的山歌收集整理出来,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阳江卷》和4本民歌集《阳江民谭》。

山歌是“传承文化”,不会认字、写字的人可以用歌曲记忆、表达。除了整理成音像和文字,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传承阳江山歌?冯峥借鉴农村斗歌的形式,创办了场面活泼竞争激烈的“山歌擂台”,将阳江山歌搬到舞台上。1987年1月,阳江县第一届“山歌擂台”在县城北山公园打响,来自县内数十名山歌高手在舞台上“斗歌斗才”。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的冠军还要“舌战群儒”,接受所有选手的现场挑战。阳江山歌高手多,不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之士,每届冠军都能经得住考验。31年过去了,擂台赛不曾中断,人们依旧可以通过一年一度的山歌擂台赛感受阳江传统文化的血脉与魅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阳江文化蓬勃发展,“中国诗词之市”“中国风筝之乡”“广东省漆艺之乡”“广东省山歌之乡”等美誉先后落户阳江。除了因为有利好的大环境外,更在于众多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我爱我的家乡。因为独特的阳江话,形成了独特的漠阳文化。作为一名阳江人,我始终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应该把阳江文化挖掘整理好,让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代代传承,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道阳江的过去,进而满怀信心走向未来。”冯峥说。

人物 点评

因为爱得深沉所以义无反顾

瘦小的身躯似乎蕴含无限的能量,眯缝的小眼睛闪烁着智者的光芒,从嘴里蹦出的话时而幽默时而狂傲不羁……年过古稀的冯峥聊起40年来的故事,件件记忆犹新,还能马上找到相关的书籍或材料里的有关记载。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冯峥埋藏在心中的创作愿望,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学生、农民、渔民、教师、作家、文化工作者、民俗研究学者,多重身份贯穿冯峥的人生,身份在变化,但作为阳江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未曾改变。

撰写专著、活跃阳江文艺界、抢救阳江传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冯峥自觉地担当起挖掘、解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他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克服创新带来的困难,用心书写阳江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阳江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如何代代传承、传播更远?还需要更多像冯峥这样的有创新意识的文化工作者大胆迈步,勇敢向前。

■ 策划/黄仁兴 杨国华 ■ 统筹/费先霞 ■ 撰文/陈子玲 ■ 摄影/李向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