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技术守护消化系统健康
2019-09-25 09:55:46 来源:阳江日报

食管、胃、肠、肝、胆及胰腺构成了复杂的消化系统,比起呼吸系统提供氧气的简单任务来说,消化系统则提供能量物质为主的养分,相对要复杂许多。现代人生活不规律,甚至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对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人们应该如何防治?下面请阳江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进行详细介绍。许英铭利用消化内镜为患者做胆总管结石微创取石(ERCP)。陈伯因胆总管结石成“大黄人”消化内镜ERCP微创取石将其“打回原形”2颗直径分别为1.2厘米和1.5厘米的大结石差点要了陈伯的性命。近日,记者走访市...

利用现代技术守护消化系统健康
阳江日报

食管、胃、肠、肝、胆及胰腺构成了复杂的消化系统,比起呼吸系统提供氧气的简单任务来说,消化系统则提供能量物质为主的养分,相对要复杂许多。现代人生活不规律,甚至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对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人们应该如何防治?下面请阳江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进行详细介绍。

许英铭利用消化内镜为患者做胆总管结石微创取石(ERCP)。

陈伯因胆总管结石成“大黄人”

消化内镜ERCP微创取石将其“打回原形”

2颗直径分别为1.2厘米和1.5厘米的大结石差点要了陈伯的性命。近日,记者走访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72岁的陈伯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发现2颗大结石堵住胆总管引发化脓性胆管炎,危在旦夕。

据悉,陈伯的儿子无意中发现陈伯皮肤、眼睛好像在变黄,还逐日加深,但陈伯本人没感觉明显不舒服,只是有点疲倦、食欲不佳,当时也没在意。一周之后,陈伯开始发烧,自行买了不少退烧药服用,但高烧仍然不退,皮肤、眼睛也越来越黄,整个人看起来像个“大橘子”,疲倦感加重,躺在床上不想动,还不时心悸。

于是,家属赶紧带陈伯来到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抽血检查发现,其肝功能总胆红素300μmol/L,血常规白细胞18x10^9/L。腹部CT可见胆总管被2颗大结石(直径分别为1.2厘米和1.5厘米)堵塞并已经明显扩张了,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化脓性胆管炎。由于时间拖得久,开始出现胆心综合征,引起陈伯的心脏疾病。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以前,都须立刻开腹实施对患者损伤较大的胆管手术。

但由于陈伯年龄大,心脏又不好,难以承受这样的大手术。最终,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许英铭提出了ERCP的治疗方案:无需开刀,只需要做个十二指肠镜就能在内镜下进行微创手术。很快,陈伯被推进了ERCP室,十二指肠镜到达陈伯十二指肠乳头(胆胰管开口处),经过医生的各种微创器械的娴熟操作,陈伯的胆总管结石被取出,同时胆管内的脓液也被引流出来。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当天,陈伯体温就降到正常水平,皮肤发黄的情况也逐渐褪去,3天后,陈伯康复出院。

许英铭表示,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疾病患者死亡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本病好发年龄为40—60岁,病死率20%—23%,老年人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腹痛是本病的首发症状,疼痛的部位一般在剑突下和(或)右上腹部,为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发热、黄疸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胆胰管取石治疗、胆胰管支架治疗等,能解决胆总管结石、良恶性胆胰管狭窄、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胆漏、胰瘘等疾病。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据了解,市中医医院内镜团队在许英铭主任带领下开展ERCP治疗4年余,疗效良好,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过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仅为4天。同时,该团队还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消化管壁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组织胶硬化及套扎治疗、超声内镜检查治疗及上下消化道早癌早诊早治、内痔的无痛苦硬化+套扎治疗等高难度内镜诊断治疗技术。

陆永钊和消化内科团队正在为患者进行经内镜下消化管壁肿物挖除术(ESE)。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危害大

经内镜下消化管壁肿物挖除术可为患者解忧

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消化道黏膜下疾病可完全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免除了更大的手术创伤。经内镜下消化管壁肿物挖除术(ESE),是目前消化内镜的高精尖技术,现在已经被列为一种治疗黏膜下肿物的手段。其优点在于患者不用开腹,术后较快地恢复健康。记者了解到,目前市中医医院开展的经内镜下消化管壁肿物挖除术(ESE)已经十分成熟,陆永钊和消化团队正在为患者进行经内镜下消化管壁肿物挖除术(ESE) ,让不少患者受惠。

今年40岁的赵女士,因为反复胃脘痛3个月,来到市中医医院就诊。她的主要症状是胃脘部轻度闷痛不适,当时也不以为然,但后来胃镜检查发现了病变:胃底黏膜下隆起;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再经超声胃镜明确病灶,胃底黏膜下隆起符合胃底固有肌层间质瘤改变。病理结果回复:(胃底肿物)梭型细胞肿瘤局部细胞生长活跃,考虑胃肠间质瘤,具有一定的恶变率。在充分沟通后,赵女士在该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进行胃底肿物的ESE手术。经过治疗后,赵女士恢复良好,医生随访亦无再见瘤体的复发。

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陆永钊介绍,随着胃肠镜的普及,胃肠道黏膜下肿物发现率呈上升趋势,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年人,性别无明显差异,多无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因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偶然发现。胃肠道黏膜下肿物包括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异位胰腺、颗粒细胞瘤、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炎性息肉等,其中胃肠间质瘤最为常见。大多数黏膜下肿物表现为良性,而胃肠间质瘤中约10%—30%临床表现为恶性肿瘤,由于胃肠道黏膜下肿物均有恶性的潜能,故在治疗前对黏膜下肿物性质的评估十分重要。

胃肠间质瘤多原发于胃,约占2/3,其次是小肠,约30%,少见于食管、结直肠。有专家学者报道位于胃部的胃肠间质瘤约20%—25%表现为恶性,而位于小肠的胃肠间质瘤约40%—50%具有恶性表现,故认为位于小肠的胃肠间质瘤较位于胃部的胃肠间质瘤更具侵袭性。肿瘤原发部位可作为鉴别胃肠间质瘤良恶性参考指标之一。

平滑肌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及胃,小肠和结直肠较少见,是食管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食管黏膜下肿瘤的70%。神经鞘瘤可出现于任何有Schwann细胞鞘的部位,既往也被称为施旺细胞瘤。在胃肠道的神经鞘瘤多位于胃内,尤其是胃体,少见于直肠。

95%异位胰腺位于上消化道,尤其是胃、十二指肠及空肠近段,胃异位胰腺占75%,可见于食管及胃肠道的任意部位。消化道内血管瘤多见于胃内或结肠内。脂肪瘤可见于胃肠道任意部位,多见于下消化道。颗粒细胞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及右半结肠。囊肿可见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炎性纤维息肉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淋巴瘤多位于胃和小肠。

专家介绍

许英铭 主任医师,内二科主任。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食管胃肠疾病、消化道出血,肝病、胰腺疾病、胆总管结石、消化道早癌,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治疗。

专家介绍

陆永钊,主治医师,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到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及内镜中心进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肝胆病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内镜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急危重病的救治,熟悉掌握胃、肠镜的操作及内镜诊断与治疗。

■ 本报记者/谭兴孚

■ 通讯员/曾倩萍

■ 图片由阳江市中医医院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