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踏征程 仁心仁术佑健康
2019-05-29 10:14:48 来源:阳江新闻网

本报陆续推出《阳江市人民医院优秀医生风采展》系列报道,展示市人民医院医疗一线优秀医生形象。

不忘初心踏征程 仁心仁术佑健康
阳江新闻网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崇高精神,阳江市人民医院表彰了一批优秀医生,授予谢军、陈贵俦等30名医师为第一届阳江市人民医院名医,授予王良妥、姜悦等30名医师为第一届阳江市人民医院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授予傅应昌、陈进等4名医师为第一届阳江市人民医院名中医。本报陆续推出《阳江市人民医院优秀医生风采展》系列报道,展示市人民医院医疗一线优秀医生形象。

陈计赏

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阳江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病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乳腺肿瘤单病种临床工作十余年,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保留乳房,乳房重建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及乳腺癌化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尤为擅长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腺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水平。。

乳房长"湿疹"切莫疏忽大意

43岁的杨女士3个月前感到乳晕部位发痒,并逐渐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以为是患了湿疹,就到药店买软膏涂抹,没想到病变越发严重,以致乳头出现溃烂。于是,她急急来到市人民医院乳腺科就诊,被诊断为乳腺派杰病。

乳腺派杰病又称湿疹样乳腺癌,是一种发生于乳头的乳腺癌,极易被忽视或被误诊。临床多以乳头瘙痒、刺痛或烧灼感为首发症状,乳头乳晕区域会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病变可位于乳头表面的任何部位,日后发展为乳头红肿、皮肤增厚、粗糙,后期出现以乳头为中心的皮肤糜烂、渗液,有碎屑状脱皮,乳头表面有糜烂,反复结痂,脱痂后有颗粒状肉芽面和少量血水性渗出或乳头皲裂。皮肤科对症处理后可暂时性愈合而掩盖了病情,但会出现多次复发。早期一般不伴有乳房肿块,因此,绝大多数患者误认为是患上了皮肤病。由于此病少见,有些皮肤科医生并不了解,以至于患者找乳腺科医生就诊时,病情往往已拖延数月,好在该病一般病程较长,如不合并乳房肿块,预后较好。

陈计赏提醒,当女性反复出现乳头皮肤湿疹样改变,尤其是乳头乳晕区皮肤病损治疗超过两周疗效不明显者,一定要考虑是否患有乳腺湿疹样癌的可能,尽快到医院进行病理排查。一般来说,病损皮肤的全层活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由于此病经常伴有乳腺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所以还要做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以发现乳腺内的病变,避免漏诊。

冯国权

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病学专业委委员、阳江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耳鼻喉科的科研与临床、教学工作,擅长治疗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对变应性鼻炎、分泌性中耳炎及鼻窦炎、慢性中耳炎,慢性咽炎,听力、耳部方面等疾病的治疗更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微创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鼻部手术,扁桃体、腺样体微创手术和显微镜下声带息肉手术,外耳、中耳、部分内耳手术和大部分头颈部肿物手术。

头晕目眩,小心耳石症

“很多人会把头晕与眩晕当成一回事,头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头脑昏沉、头脑不清醒等,而眩晕是具临床诊断特异性的症状,是一种运动错觉或幻觉,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平衡障碍。患者感到自身晃动、倾倒、视物旋转。”冯国权表示,发作时,患者睁眼时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闭眼后感觉自身在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不适。例如:起床或睡觉转侧时突然感觉天旋地转,感觉自己会从床上翻下来,但倒下或者不动,瞬间感觉眩晕感消失,于是再起来或再转身,眩晕再次发作,之后是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得了耳石症。

耳石症是一个俗称,医学术语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什么叫耳石症?因为这类的疾病是因为内耳里面的耳石脱落引起的。内耳在脑子里面是管平衡的。比如外伤或者感染等这些原因,耳石从它原来的地方掉了,掉到跟它相连的这些半规管里面,所以体位改变的时候,它在里面动就会刺激出现眩晕,而且跟体位有关系。正因为它的发病机理是因耳石脱落引起,这类病友的症状叫耳石症。

耳石症的眩晕时间一般较短,往往少于一分钟,而且与头位转动有密切关系。典型的耳石症眩晕发生在固定的某个方向的侧卧头位。经常发生于起床、翻身、抬头、低头等头位改变时。病人往往感觉天旋地转或倾倒感,经常伴有恶心呕吐。

耳石症的诊断比较简单,头颅CT、MRI排除颅脑内病变,医生通过病史以及简单体位试验基本可以诊断,而且还可以进行眼震电图检查确诊。治疗上包括各种复位治疗、习服治疗等。

林永良

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2003年至今在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分别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广州南方医院进修学习,2015年3月至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擅长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治疗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手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ESD)。

大肠癌的防治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已“跻身”至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且极具“中国特色”。

我国大肠癌的现状是

:1、发病年龄比国外提前10—15年,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30岁以下的病例仍占10%—20%;2、恶性程度高,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且发生部位较低,直肠癌占70%;3.病理以腺癌为主,占90%以上。

大肠癌的诱因:

1、饮食因素。高脂饮食、摄入过多动物蛋白,特别是红肉过多;低纤维质饮食,蔬菜与水果过少;硒、锌、钙、铁及氟化物等微量元素缺乏。2.、遗传因素。大肠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如果近亲中有1人患大肠癌者,其本身患此癌的危险度约为2倍(相比无此家族的),更多亲属有此癌则危险度更大。3、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久坐的职业人员与从事高强度体力工作者的大肠癌发病率有显著差别,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大肠癌发病率;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超过29的人群与BMI小于21的人群相比较,大肠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了近一半。还有肠道疾病因素,肠道慢性炎症、息肉、腺瘤等。

有以下任意一条者视为高风险人群:

1、大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4、本人有癌症史。5、有大便习惯的改变。6、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

大肠癌的预防:

目前的推荐为基于高危因素的问卷调查、直肠指检、粪便潜血试验、血清肿瘤标记物之一或联合使用:初筛确立的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接受肠镜筛查,如肠镜发现息肉要及时切除,以后每年复查肠镜直至正常;肠镜复筛阴性,肠镜每3至5年复查1次。一般健康人群每年常规进行1次粪便潜血试验检查,每5—10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国外指南建议,年龄于50—75岁的一般人群进行肠癌筛查,但由于中国的患癌年龄较国外提前10多年,因此有国内的专家建议中国的一般人群可以从40岁开始第一次肠癌筛查。

王卫亮

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第二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医学会优秀基层青年医师、阳江市首届最美医生。教育部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白癜风精准医学研究联盟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皮肤病防治委员会常委。主持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7项,获得阳江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国家级、省级专业论文20多篇。主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多项,多项填补阳江地区空白。牵头成立了阳江市皮肤性病学分会,推动阳江地区皮肤病学科的发展。

特殊部位的“黑痣”要重视

黑痣又称黑素细胞痣、痣细胞痣、色素痣、色痣或痣,可见于人体的任何部位,但以面、颈、背等部位最为多见,绝大多数黑痣都是良性的,相伴一生,平安无事。

王卫亮表示,虽然大多数黑痣是良性的,但是仍然有少数特殊部位、特殊类型的黑痣有恶变的倾向,市民要引起重视。长在手掌、脚掌、生殖器部位的痣(多属于交界痣),因频繁摩擦,易发生病变。特别是足底的黑痣,不痒不痛,无伤大雅,其实是最危险的“恐怖分子”。其次,头颈、面部的痣(尤其是鼻部的痣),因长期阳光暴晒,也容易发生恶变,尤其是老年人面部的色素痣。

一般30岁后较少发生新的黑痣,如果发生新的黑痣,且直径超过0.5厘米,就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皮肤科诊断,排除恶性黑色素瘤。还有一种痣,多见于中青年,好发于躯干,为蚕豆大小的色素斑,颜色不均匀,边缘不清,称发育不良性色素痣。如果呈现多发性时,要高度注意,有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潜在危险。另外,先天性巨大型色素痣也要注意,这种色素痣出生即有,皮损巨大,常累及整个头皮、躯干大部分、半侧肢体等。色深,呈棕黑色或黑色,表面有又黑又粗浓密的毛发,类似兽皮,故又称“兽皮痣”,有时伴有其他发育异常,少数会出现恶变。

痣的处理方法,因人而异。面部较大的痣无恶变迹象,可考虑分期部分切除,容貌、功能保存均较好。但对于有恶变倾向的,也可采用全部切除,或者采用邻近皮瓣转移或游离皮肤移植。如果患者怀疑有恶变,医生可采用外科手术,一次全部切除活检,手术应在痣的边界以外。任何部位的色素痣一般不建议选择激光或者冷冻治疗,更不推荐腐蚀性药物“点痣”。对于特殊部位的色素痣建议早期手术切除治疗,避免恶变发生。

杨奕尤

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专家库成员、阳江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医疗事故、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临床工作18年,先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在呼吸、心脑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科门诊”一站式诊疗更方便

不少身体有多种疾病的病人到医院挂号,经常出现不知道该挂哪科的情况。为方便市民看病就医,日前,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正式开诊,初诊患者和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看病将更加方便,再也不用纠结该挂哪个科了。

该科负责人杨奕尤告诉记者,一些疾病在初期症状不典型,未确定具体专科,这时全科医学科就较好地发挥了其整合医学的作用。例如:一个病人因为下肢水肿第一次来看病,水肿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如心、肝、肾、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都可能有下肢水肿的表现,这时候该看哪个科呢?一些市民往往因为不知道挂哪个科室,挂错科室或者反复挂号,经常辗转于各个科室,搞得精疲力尽。

“这种病因未明的情况,挂全科门诊就没错了。”杨奕尤表示,因为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其内容涉及临床内、外、妇、儿等专科以及心理学、行为科学、预防医学、医学哲学等学科。市人民医院“全科门诊”出诊医师为具有全科及专科背景的全科医师,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有些中老年人,可能一个人同时有好几种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合并症状多,可能需要去看很多专科,挂号也麻烦。还有一些市民在体检中发现多种问题,这种情况都可以到全科医学科门诊就医。

目前,市人民医院周一至周五开设两个“全科门诊”诊室,同时还设有全科医学病房,让市民享受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谭海涛

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先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从事呼吸科疾病诊治临床工作20多年,对于呼吸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技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立项,并主持获得阳江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慢阻肺的自我管理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是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40岁以上的人群慢阻肺发病率为13.7%,是一种发生于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由于气道受阻,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慢阻肺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

慢阻肺的预防主要是要避免导致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另外还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戒烟。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会对肺部造成极大的刺激和损害,经常吸烟的人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几率会大大升高,因此,戒烟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

2.控制有害气体的吸入。如果是工作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比较多,或者是平时所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可以选择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以防止吸入的有害气体过多。

3.体育锻炼。平时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侵犯。

慢阻肺的治疗包括根据情况予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化痰止咳、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拍背排痰、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需定期检查肺功能,门诊就诊。

慢阻肺的饮食调理主要有:1.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瘦肉、蛋类等。2.多吃一些清肺化痰的食物,如花生、豆浆、柿子等。3.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本报记者/陈海涛 通讯员/陈进杜 ■ 摄影/陈林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