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疝”健康 关爱“甲状腺”

市人民医院专家每月10日为群众义诊

2019-03-20 09:30:00 来源:阳江日报

疝气俗称“小肠气”,是最常见外科疾病。它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气延时诊治会影响日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甲状腺结节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如发现甲状腺的肿块,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鉴别结节良恶性,避免延误病情。记者了解到,每月10日上午,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专家都会在门诊大楼2楼开展甲状腺、疝疾病义诊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梁宏伟(右二)在查看患者术后情况。苏鉴柠在...

关注“疝”健康 关爱“甲状腺”

市人民医院专家每月10日为群众义诊

阳江日报

疝气俗称“小肠气”,是最常见外科疾病。它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气延时诊治会影响日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甲状腺结节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如发现甲状腺的肿块,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鉴别结节良恶性,避免延误病情。记者了解到,每月10日上午,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专家都会在门诊大楼2楼开展甲状腺、疝疾病义诊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梁宏伟(右二)在查看患者术后情况。

苏鉴柠在了解患者病情。

疝气是病,需要治疗

据悉,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新发的腹股沟疝病人,以及50万例以上的其他各类疝。

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宏伟介绍,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而产生的疾病,并且有可能会卡住无法复位,这种情况就叫做疝。很多老百姓称之为“下气”,是普通外科常见疾病。

疝病按照病因可以分成先天型、后天型。出现先天型疝病的一般都是小孩,后天型的一般是做过手术的人,在手术切口部位容易出来。按照疝出部位又分为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等。

疝病的发生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因为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腹壁薄弱、缺损,这是形成疝的根本原因。外因就是腹腔压力的升高,例如长期慢性的咳嗽。小孩的长时间啼哭、背负重物等都会增加疝病的风险。长期排便困难、便秘,在用力排便的同时也会导致腹腔压力的升高。手术后伤口腹壁肌肉愈合出现问题,就会很容易形成切口疝。另外,肥胖、妊娠也会增加疝气出现的可能。

很多人觉得,疝病不是什么大病,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吃喝没有什么不便,躺下腹部的包就会慢慢下去,就放任不管。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

疝气的危害其实也不小,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再次,由于腹股沟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再次,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另外,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因此,一旦出现疝气,患者应该及时去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很少自愈

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副主任医师苏鉴柠表示,小儿腹股沟区可复性无痛性包块为小儿腹股沟疝,均为斜疝,几乎都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导致睾丸与腹膜腔相通。当小儿哭闹不止、便秘、排尿困难或者咳嗽等情况致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的脏器被挤入未闭的小洞,在体表突出,形成疝气。

疝气的特点:平卧、睡眠后,肿物会变小或消失。用手轻轻向上挤压可使肿块纳入腹腔。一般多无症状,可有坠胀感,不妨碍活动。小儿腹股沟疝气常发生在1岁以内,男孩居多。由于左侧鞘状突关闭早于右侧,故而左侧有疝气的,右侧也可能会有,且约60%的腹股沟疝发生在右侧。

疝气的病理:小儿腹股沟斜疝内容物多为小肠,较大儿童大网膜可进入疝囊。右侧疝内容物可以是盲肠和阑尾。女孩疝囊内可有卵巢、输卵管。男孩可分为睾丸疝和精索疝。

疝气的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很少自愈,因为嵌顿的发生率较高,突出的脏器长期挤压睾丸、精索及卵巢等结构可能会对今后生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发生嵌顿后直接可能导致器官的坏死,甚至需要切除。而且嵌顿时手术后复发率会升高10倍以上,所以小儿疝气一经诊断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今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已相当安全,可不受年龄的限制。只要符合手术适应症,任何年龄都可以手术治疗,不要等到嵌顿再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机,出现的不良后果可能会令家长追悔莫及。

疝气的手术方式: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手术均是静脉麻醉,复发率均在千分之三左右。腹腔镜手术是从肚脐出发,从腹壁内侧面找到缺口进行高位结扎,只会在下腹部留下针尖大小切口,小儿恢复快,损伤小,痛苦小,切口美观,不缝线,不拆线,可以同时做两侧,手术时间短,不牵扯损伤输精管及器官血管,安全可靠。传统手术是直接在下腹部切开2厘米左右刀口,把疝囊结构脱出体外,找到剥离输精管等重要器官,再把缺口结扎,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时间相对略长,手术恢复较慢,小儿痛苦较大,伤口较大,不够美观,适合小儿巨型疝的修补。  

陈永曦(右三)与患者交流。

重视甲状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市人民医院甲状腺疝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永曦介绍,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分左右两叶,位于颈前,甲状腺软骨(喉结)下方,呈蝴蝶型,随吞咽上下移动,正常人甲状腺重约20—25克。

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产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和长骨。

甲状腺肿物包括非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非毒性甲状腺肿包括了自身免疫及炎症引起的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和散发性甲状腺肿。非毒性甲状腺肿在流行病学上可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形态学上可以分为单纯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往往表现为甲状腺多发性结节肿物,实际上是地方性甲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的晚期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主要由于环境缺碘,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疾病,我市既往在阳春、大八等山区尤为多见。散发性甲状腺肿是非缺碘地区发生的非毒性甲状腺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结节性肿大,临床常见,男女比例为1:4,它不同于甲状腺瘤的单发。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其中滤泡状腺瘤常见,乳头状囊性瘤少见,且常不易与乳头状腺瘤区别,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甲状腺瘤多见于非单纯甲状腺肿流行的地方。它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仍保持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经过一段时间后,多数主要为多个结节。

甲状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发生率约为20%)和恶变(发生率10%)的可能,因此甲状腺腺瘤应早期切除。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按病理分类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前者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随着病情进展,肿块逐渐增大,质硬,吞咽时肿块移动度减低。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产生霍纳氏综合征。颈丛浅支受侵犯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处的疼痛。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等)。

未分化癌比较少见,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

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

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的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的预后总的来说是好的,不少甲状腺癌已经有转移,但是病人仍然能长期存活。涉及预后的因素很多,诸如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的范围、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等,其中以病理类型最重要。

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95%可以较长时间存活,特别是乳头状癌的生物学特性倾向良好,预后最好,隐性乳头状癌预后更好,但是少数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病人往往在半年内死亡。肿瘤体积越大,浸润的机会越多,其预后也越差。据有关统计学资料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并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原发肿瘤未获控制或出现局部复发可导致死亡率增高,肿瘤直接蔓延或浸润的程度比淋巴结转移更具有重要性。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基本可以正常饮食和工作,适当控制富碘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避免烟酒等。需重视甲状腺检查,包括影像学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诊。

科室简介

科室设备齐全,拥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能开展对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亢、甲状腺炎、甲状旁腺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微创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腹白线疝、腰疝、食道裂孔疝的微创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以及腹主动脉瘤及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尤其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比较突出。

专家介绍

梁宏伟

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乳甲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粤港澳大湾区疝外科医师联盟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疾病专业组成员;阳江市医学会甲状腺疝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阳江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甲状腺、疝微创治疗。

陈永曦

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临床专业,先后在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从事普通外科工作,主要以甲状腺、疝外科为主,兼顾胃肠、肝胆、乳腺等外科。从医30年以来,曾分别到湛江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普通外科专业,先后诊治甲状腺、疝各类疾病数以万计,亲自操作甲状腺手术约6千余例,能应付各类甲状腺、疝疑难手术及各类甲状腺疾病的内外科治疗,对甲状腺、疝的外科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曾任省医师协会甲状腺、胰腺学科委员,阳江市外科学会常务委员,阳江市甲状腺、疝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

苏鉴柠

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任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甲状腺青年联盟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专家库成员,阳江市医学会甲状腺疝血管分会常务委员,阳江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从事甲状腺、疝专业10多年。擅长:小儿单孔腹腔镜疝、腔镜甲状腺、甲状腺癌治疗。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谭兴孚   通讯员/陈进杜

■ 摄      影/陈   林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