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牙齿缺失的痛苦并非人人都能想象,看着自己喜欢的美食却不能大快朵颐,戴上假牙又不能痛快咀嚼,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吃得越来越少,营养逐渐缺乏,体质随之下降。受缺牙困扰人群的幸福指数,也因为小小的牙齿而降低。
有些老年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年纪大了,牙齿总要慢慢松动脱落的,就和身体的老化一样。实际上,大多数牙齿缺失的原因,是受到长期的慢性牙周炎的影响,造成牙齿周围的牙槽骨萎缩,牙齿慢慢地不再牢固,最后脱落或者拔除。所以牙周炎的早预防、早治疗,加上日常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可以避免很多牙齿的松动脱落。
牙齿的缺失会对口腔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应该及早修复。口腔专家指出,老年人在牙齿修复的问题上存在三个主要误区。
误区一:镶牙不用着急,过几年再镶也不迟。牙齿缺失后,若长时间不镶牙,缺失牙相邻的牙齿就会失去制约,逐渐发生倾斜或者移位;缺失牙的对颌牙齿也会因为失去咬合力的刺激,向缺牙的部位逐渐倾斜,最终使缺牙间隙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丧失。
误区二:不缺牙的一侧能吃饭,就不镶牙。长期只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会造成这一侧的肌肉发达,而缺牙一侧的肌肉和颌骨因长期不使用和缺少刺激,则会发生萎缩。单侧牙齿长期负担过重,也易引起牙周疾病,导致该处牙齿松动。
误区三:等全部牙掉光,再镶满口假牙。如果口内还存在一些真牙,则可以利用其来加强假牙的固位力。牙齿全掉了吸附力会变差,活动牙比较容易脱落。
口腔专家建议,购买牙刷软硬要适中,日常要使用含氟的牙膏,每日刷牙三次,每次刷够三分钟。牙齿一旦缺失,要及时修复。 徐正英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