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仙境。
秋雨绵绵白哈巴。
西北第一警务室。
秋日梦幻白哈巴。
农家小院。
文/图 晋华
耸立的白桦树,尖尖的原木屋,起伏的万里雪山——位于阿尔泰山峡谷之中的白哈巴,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矗立在祖国鸡尾的最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中国西北第一村。白哈巴,长久以来沉睡在深山丛林里,生活于此的图瓦人古朴淳厚,始终保持着代代传承的民俗风情,被誉为我国最神秘的小镇之一。
白哈巴青年拉提。
西北第一村 边疆风情浓
从喀纳斯坐上了去白哈巴的区间车,像是走进了永远没有尽头的绝色画卷中,草场、林木、星星点点不知名的小花,还有那不时可以遇见的转场牛羊群和骑在马上的牧民,更增添了满车人的兴致和惊喜。车子沿着曲曲折折的林间路,一会儿蹒跚在丘陵起伏的谷地,一会儿徜徉在披金挂翠的白桦林中;一会儿爬上山腰,可俯瞰山下的民居毡房、林带河流;一会儿进入沟底,又仰望覆盖山坡的落叶松林和白雪皑皑的群山雪峰。虽是爬山越谷,但特有的金秋景色早已完全消除了人们困顿情绪。
白哈巴村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建在两条小溪间的狭长台地上,依山傍水而立,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放眼望去四周的山脉像一双大手,将这个村庄呵护在掌心。山上密密麻麻的树林一直延伸到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具有浓郁的边疆风情。
白哈巴是阿勒泰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图瓦人居住村落,其实村子不光有图瓦人,还有哈萨克人。白哈巴是由两个自然村落组成,北边聚居着图瓦人,也叫图瓦村,全名叫阿克哈巴库尼村;南边则聚集着哈萨克人,也叫哈萨克村,全名是阿克哈巴章阿村。村子西边有条白色河水,名为白哈巴河。
白哈巴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隔着白哈巴河隐约可以看到对面哈萨克斯坦的山腰矗立的将军碑,白哈巴村之所以被称为“西北第一村”,也正是因为它与哈萨克斯坦只是一沟相隔,“西北第一警务所”“西北第一哨”“西北第一河”等村中的第一随处可见。走在白哈巴的村路上,秋天温煦的阳光轻抚着脸颊,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让人掩饰不住喜悦。恬静的山村,袅袅的炊烟,木房子,木围栏,街道上无拘无束奔跑的孩子们,山村里骑着马串门的图瓦人……白哈巴,真不愧是中国最美小镇中的明珠。
风味早餐。
做早餐。
雨润白哈巴 秋色如仙境
氤氲着童话的香气,这是白哈巴最美的季节——秋季。大地仿佛将一年的色彩都用来渲染,演绎了时光中最绚丽的华章。远山是白雪覆盖的连绵山峰,近处是蜿蜒曲折的穿村溪流;山岗上的草甸一片褐红,山脚下的桦树满眼火红;河谷里的落叶松针叶下缘是淡黄的,杨树叶整片都是金黄的,五彩斑斓的各色树林像守护着这方圣土的一排排哨兵,整齐地延伸到村里,木屋和栅栏、草垛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金黄和橙红的树林之间,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各种颜色深深浅浅地混杂着,热烈绚烂而又透着清秀优雅,衬托在冷峻绵延的群山之中,给这片大地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
一场秋雨打扰了白哈巴,让原本静寂无声的村子,变成了烟雨朦胧的世界。雨中的西北边陲别有一番迷人,这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行走在散发着松木清香的村中,耳畔传来了秋风吹过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声,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点声。雨生雾起,细雨蒙蒙,雾气弥漫了整个河谷,云雾缭绕之中白哈巴是如此迷幻,犹如仙境一般,仿佛印象派大师以大自然为画布天马行空创作出的绝美抽象画。
站在村头的高地上,眺望白哈巴,山下清一色的尖顶木楞房,错落有致。经过秋雨的洗涤,村落显得格外的清新安静,尘世的喧嚣都被高山挡在了外面。鳞次栉比的小木屋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虽然已经褪去了原木的新鲜,变得暗淡、发黑,但依然散发着松木的香味和古老的气息。木楞房墙体和顶棚都是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树干间的缝隙用草和泥土塞满,与自然完全和谐。每户都有自己的院落,房前屋后是随意却又恰到好处的树木、围栏、草垛,看上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旺盛活力。栅栏里圈放牲口、堆放草垛,牛儿、马儿在屋旁悠闲地吃着草,只有闲不住的鸟儿,旁若无人,在田间树林飞来飞去。白哈巴村就像古代的隐士,躲在世界的一隅,默默地看着人间沧海桑田。
图瓦人家美 简朴而温馨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暮色中炊烟在家家户户升起来了,忙碌了一天的小村变得温馨起来。
我们留宿在山脚下的一户图瓦人家,主人是32岁的拉提,老妈妈、妻子还有两个孩子,一家五口人,和美而温暖,木楞房里的设施虽然简陋,但被老妈妈收拾得干净整洁。腼腆的女主人带着略为羞涩的笑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屋里灯光昏暗,但很暖和。
拉提的木屋是三间相通的房子,进门正屋右侧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双人床,茶几和木头长椅上面,铺垫着精美花纹的织物,墙上还装饰着兽皮和挂毯,羊角、骨梳、头巾等旅游纪念品,整齐地码放在没有雕花和图纹的长桌上。左侧房间是卧房,作为图瓦人木屋里最柔软的细节,一席大铺几乎占据了房间面积的一半,铺席上散落着馕和茶具,旺旺的柴火烧着,不时发出噼哩噼哩的响声,这是一家人饮食和睡觉的地方,整座房子散发着原木的清香,简朴而温馨。
拉提和妻子,是村里新一代中学习过汉语的图瓦人。关于图瓦人,这个神秘的族群有着许多传奇故事,拉提给我们讲述着祖辈流传下来的说法,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成吉思汗西征回来时留在此地的余部,世代生息繁衍至今。今天的他们久居山林地带,依然以放牧为生,由于近年游客增多,也兼开客栈,而妻子一般会给客人做些奶疙瘩、肉食等图瓦人的家常食物。老妈妈不太会说汉语,但她微笑着给我们端来一杯奶茶,在图瓦人家,微笑是一种无言的语言。拉提敞开的毛外套搭配鸭舌帽,帽沿底下的一双眼睛一笑起来呈月牙状,面相带着天生的喜庆感,他说,“开客栈已有三年,旅游嘛,可以致富的,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
白哈巴的村民很少外出打工,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得潇洒却也快乐,即便在名气越来越大的今天,白哈巴依旧保持着那份单纯与朴素的民风。
攻略
行:到白哈巴游玩可以从哈巴河县或喀纳斯景区两个方向进入,若从喀纳斯景区进入,则需要从喀纳斯景区的游客中心处购买门票、区间车票,并在此处上车。另一种方式是从哈巴河县城方向进入,哈巴河客运站门口每天有班班车可到白哈巴村(私家车不能入内)。
吃:烤全羊、手抓肉、各色烧烤、各种大盘系列、野菜、地产冷水鱼、图瓦人酿造的奶酒。
住:游玩白哈巴都会在村里住上一晚,这里都是牧民们自己家开的民宿,木屋院落环境很美,而且主人大多热情淳朴。近几年村中的条件变好,标间、多人间床位等一应俱全。秋季国庆期间等旺季,且需提前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