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蜿蜒流淌的沁河,游弋在雄伟的太行山间,弹奏着动人心弦的乐章。而散落在沁河水系的独具东方风韵的明清古堡,犹如时光磨砺的颗颗珍珠,历经数百年沧桑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穿过时光隧道,俯瞰古堡的缩影,皇城相府、湘峪古堡、郭峪古堡、砥洎城、窦庄古堡……每一座城堡都是一首凝固的史诗,每一行诗句又都闪现着坚强与智慧的灵光,承载着深邃的历史记忆和厚重的人文传奇,贯穿古今的风采、雄奇壮美的风景,令人叹为观止!
湘峪古堡。
古堡先河看窦庄
说起古堡,大家多半想起的是浪漫、梦幻。事实上,在不太平的年月里,这个用砖石筑起的堡垒世界,是抵御外敌的屏障,是安身立命之所。“天下景,有苏杭;天下庄,数窦庄”。太行山下沁水县东南部沁河河畔,有一个原生态的古城堡名唤窦庄,西依榼山,三面环水,沁河自北向南蜿蜒而过,村落选址在沁河西岸河谷平地上。行走在窦庄的宅巷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精致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而迷宫般的建筑布局更让人叹为观止。窦庄,是一个村,更是一座城。“下雨不湿鞋,出门不过街,一门通百户,百门窜遍村。”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整个窦庄古堡的建筑风格。堡内大大小小的廊道、过街楼,把整个古城串联起来,院院相通。别看现在的窦庄有些破败,然而,却首开沁河流域乡村防御性古堡建筑先河,是沁河流域古堡群的鼻祖和雏形。
砥洎城位于润城镇一角。
气势堂皇看皇城
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应该对阳城县北留镇中道庄一片依山就势、宏伟壮观的豪华宅邸不陌生,这里就是官居清顺治和康熙两朝宰相的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艺术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由于沁河流域坚实雄厚的经济基础、纯朴醇厚的民风、成熟完善的营造技术,沁河古堡建筑风格独特,其中的城墙、深宅、牌坊、祠堂、雕刻等工艺,充满了质朴之美,同时因浓厚的人文气息,又兼具富丽堂皇,是中华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皇城相府”原名为中道庄,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实属罕见,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地方民居为一体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是明清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有“名相故里”之美称,沁河古堡群中气势堂皇以皇城相府最为著名。
防御完备看郭峪
与皇城相府比邻的,还有一座位于郭峪村的古城堡,郭峪村历史久远,为郭氏家族所建,所以以姓氏命村名。村中最显眼最值得观赏的建筑,是位于村中央的豫楼,豫楼之“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这座楼军事元素更强于民居特色,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有七层30米之高,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墙体修建得异常坚固且巧妙,底层墙厚2米,随楼层递高逐级递缩,直至第七层,墙厚0.8米。第一层为暗层,系单孔砖拱窑构成。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过石门,进入暗道,暗道由砖拱成,共两条,分别通向各院和城外。第二层为五孔砖窑构成,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泽州庠生王珩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板盖顶。五层西墙正中,镶有墙碑一块,为《焕宇变中自己》;六层西墙正中也镶有墙碑一块,为《焕宇重修豫楼记》;七层之上四周为砖堞,砖堞之上,又起檐封顶。楼顶四角,挂有四个铎铃,于风中丁冬作响。楼四角垂直,四墙平展,数百年风采依旧。高大的豫楼,耸入云天,功能完备,易守难攻,雄居城中,登顶可了望方圆数十里,目前,这套系统依然保存完好。
建筑美学看湘峪
沁河古城堡不仅有突出的军事防御特色,而且还有鲜明的建筑美学特色。湘峪古堡是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又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所以也被称做“三都古城”。湘峪古堡背山面河,建在湘峪河谷北侧的山坡上,湘峪河流量不大,紧贴建于石壁与陡坡上的城墙西流,成为护城河。高高的堡顶、洞洞相连的城墙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远望去,依山傍水,粗犷雄伟又带着些许柔情,北雄南秀融为一体,生动地展现了沁河古堡的建筑美学特色。
以湘峪古堡为代表的沁水城堡建筑群,还体现着人文情感美学。城堡内,院院相通、楼楼相连。或曲径通幽,或逶迤交错,或用过街楼串联,或有地下甬道连接。楼上楼下,房里屋外铺就了一张网络迷宫。走进寻常巷陌,抬头望去,高大的门楼,精美的木雕、牌匾就在眼前;低头一看墙裙石雕异常惊艳,门柱的石础则古色古香。可以说,点点滴滴时时处处都体现着对内凝聚、对外排斥、居安思危的地域性格以及可防可守、可居可游的理性思维,甚至是易于沟通、长于人气的心态,传达着建设者的人生哲学与美好希冀。设计独特的建筑风格、大开大合的建筑格局,显示着文人的胸襟气度,是当时山西沁河流域富庶人家的历史见证。
袖珍小巧看砥洎
砥洎,“砥”是拦、挡的意思,沁河流经晋东南,从屯城到润城一段,明清时称“洎水”。 一块巨石上的城池挡住洎水,故名砥洎城。砥洎城是润城镇的村中城,当地人俗称“小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比那些雄伟宏大的城堡,砥洎城在规模体量上,可以说是袖珍小巧,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缩小版的城堡,却是居住防御功能样样不差,体现出鲜明独特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
漫步在一座座古堡中蜿蜒曲折的街坊,沉浸在岁月的时光里,没有喧嚣,只有远离尘世的寂静,清闲而悠远。巍峨的城堡,湛蓝的天空,天上的流云,黄土高坡特有的黄色调,将青砖灰瓦映衬得格外醒目。那些斑驳的院墙,干枯的树干,不经意间透出一丝夺人心魄的苍凉,让人有种时空穿越、时光倒流的感觉。沁河上的古堡群落,神秘、厚重却又充满灵性,几百年的沉淀积累,经历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记载岁月的变迁,脚踩青砖,真是一步一个故事,处处皆有传奇!
湘峪“恩荣四世”牌坊。
沁河古堡群微档案
山西在明朝时期,就以富足闻名,尤其现晋城市域的沁河流域,簪缨世家、货殖豪族屡见不鲜。明清易代之际,灾荒连年,天下大乱,地主富户为了自保,就筑堡自防,因此,所修的宅院村落均以防御为先,这也成了当时官宦豪宅的建筑特色。据考证,地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的沁河两岸就有古堡54座之多,现在保存完好的尚有10余座。这些民族交融中过渡地带的极为重视防御的文化遗存古堡群,现今被称为沁河古堡群。
窦庄古堡。
旅游攻略
古堡路线及分布:沁水古堡主要分布在晋城市阳城县、沁水县沿途,晋城(经阳城)到沁水县约80公里,可通过晋阳、安阳高速或S322省道到达,自驾、乘坐公交都能方便到达。
住宿:阳城、沁水以及皇城相府都有方便及多样的宾馆民宿可供选择。
美食:晋城状元大烩菜、晋城炒凉粉、十大碗、阳城馍、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